从恒大“末位零奖金制”看许家印企业管理思想

作者:王越  来源:  日期:2018年9月27日

2018年7月18日晚,中超联赛重燃战火,广州恒大坐镇主场4-0击败贵州恒丰,摆脱了之前两个多月连续6场比赛不胜的颓势。更令人欣慰的是,这场比赛中广州恒大球员场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源自于7月18日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开始实施的“末位零奖金制”考核办法。

许家印在众多足球技战术指标中选取了“总跑动距离”“高强度跑动距离”“传球失误次数”“身体对抗次数及成功率”“抢断次数及成功率”五项指标。同时,赋予了主教练20%的主观评分权利。

评分方法是将球员场上表现与其以往日常表现进行对比。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选取以及评分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许家印企业管理思想的启示:

一、不比他人,只比自己。

球队、企业考核中经常会遇到攀比现象,总认为考核不公平,这套方法的评分规则是跟自己比,与他人无关,避免了相互攀比。

二、不比业绩,只比基础。

不比进球、助攻、传威胁球这些业绩指标,只比积极跑动、减少失误、勇于对抗这些基础指标。业绩指标直接关系到球队胜负,但这些指标对一个团队考核来说过于片面,会形成唯成绩论、唯业绩论,大牌球员、高业绩员工处处受宠,常常目无一切,凌驾于球队、企业管理之上,对球队、企业管理造成损害。

以基础指标进行考核,可以约束球场上摆大牌、公司中耍威风的现象,做好一个球员、一个员工应该做好的最基础的工作,基础工作做好了,球队、企业就有了根基,成绩与发展自会水到渠成。

另外,考核基础并不是放弃业绩考核,主教练、总经理手中那20%的评分权利就可以用于对突出业绩的鼓励。

三、不比贡献、只比努力。

进球、助攻、收入、毛利这些显性贡献容易看到也容易考核,取得这些贡献的球员、员工往往具有一些天分,也与场上位置、工作岗位、市场分配有关系,甚至存在偶然性。以此作为考核指标,会挫伤那些在其他岗位、其他市场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天才球员可以为球队带来进球,但难以决定球队胜负,球队或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仍是那些角色球员、普通员工。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远比取得一粒进球、增加几百万收入重要。

另外,若以贡献论英雄,时常取得进球的天才球员收入必然高,多进一球与少进一球并不会对收入造成太大影响,渐渐形成惰性,失去进取心。而以努力程度作为考核方向,即便天才球员也有考核压力,因此考核指标的选取应以提升每位球员、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为目的。

四、不谈淘汰、只讲奖惩。

末位零奖金比末位淘汰有利于在团队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积极性,形成用人的良性循环。场上表现不好只影响当场奖金,不会造成之后比赛无法上场,主力仍是主力,球队阵容总体稳定。若总是表现差拿不到奖金不用总教练安排,球员自己也会拒绝上场,将球队用人矛盾转化为球员对自己的自我激励。

“末位零奖金制”所反映出来的管理思想对一些企业存在的部分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因高收入丧失进取心的流弊具有借鉴意义。该方法实施能够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考核指标的选取,这类指标必须是通用的、基础的、易于评比的以及利于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的。

(作者单位:山东立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鲁ICP备19061685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510号
技术支持:济南网站建设